地矿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国家资源与能源安全。为培养适应国家需要的富有报国情怀、善于创新实践的高素质地矿人才,江南(中国)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根植矿业优秀文化,充分发挥红土地的资源优势,将“红色+矿业”特色的思政教育贯穿地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,构建具备“红色+矿业”特色的“一体两育”的“大思政”育人模式,厚植矿业报国情怀,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。
打造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,彰显“大思政”协同力
“矿业人生”讲坛是学院一张思政名片,也是思政育人共同体的生力军。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,以矿业报国为主线,树立“大德育观”,统筹发挥校内外优质资源,构建“大课堂”“大平台”“大师资”,打造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:思政教师通过政治领航、思想引领培根铸魂;专业教师、学业导师通过科研训练激发学生成长成才、明体达用;班主任、辅导员、学院相关领导通过价值塑造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;杰出校友、朋辈榜样引领提升专业认同感,构建起具备“红色+矿业”特色的“一体两育”的“大思政”育人模式,成功打造“红色+矿业”思政育人共同体,取得积极育人实效。
江南(中国)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“矿业人生”讲坛新学期第一课,主讲者正是学院1977级选矿专业毕业生熊大和博士。台上,熊大和博士讲述着一次次现场试验,展现着一份份密密麻麻的实验数据、一张张数据图,台下近300名师生全神贯注,聆听着熊大和博士潜心科研、勇于创新,一步步成长为电磁选矿领域技术能手、科研专家的故事。“新学期能听到这样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,我受益良多。我从熊大和博士身上学习到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,体会到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,更加明白在科研中要努力寻求创新点和突破点,多尝试多实践。”矿物加工工程211班学生曾玲说。
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,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
学院坚持整体德育观,加大主体供给、内容供给、资源供给力度,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,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,形成协同育人效应。
一是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,深挖红色文化和矿业精神富矿,将其中蕴含的育人元素融入课程、教材、实验,打造119个课程思政资源库、案例库等,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;二是积极推进思政育人模式创新,基于“双融入、三合力、两阵地”,将“红色文化+矿业精神”两大育人元素深度融入并贯穿地矿专业育人全过程;三是创新课程体系,将红色文化纳入人才培养方案,设置“红色文化”必修课,构建涵盖“一门红色文化必修课+六大模块+三类训练+X门新工科拓展课”的“1+6+3+X”课程新体系。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结合赣南苏区红色资源优势与矿业学科特点,打造“矿业先锋”红色文化育人项目,构建“紧扣红色矿业文化引领一条主线,坚守课堂主阵地、实践主战场、文艺主旋律三维立体阵地”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模式,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、社会实践教育、校园文化教育等各个环节,引导大学生强化矿业报国志向。
坚持“开门办思政”,使“思政小课堂”与“社会大课堂”紧密结合
“思政小课堂”不能脱离“社会大课堂”。学院坚持“开门办思政”,让学生走出教室,走进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,学习锻炼、增长才干,让思政课走“新”入“心”。
地矿专业以“企”为线,学生们深入稀土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,切实感受新时代江西稀土产业振兴的发展成就;学生们深入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,将思政课堂搬至企业生产一线,通过校友访谈、现场观察、实操学习等多种形式,开展别开生面的“专业知识+思政教育”融合学习之旅。
重走长征路,感悟矿业情。学生们赴于都县开展“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”红色矿业之旅,在中华钨矿公司旧址倾听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动人故事,了解红色矿业历史,传承红色矿业基因,赓续红色矿业血脉。
传承红色文化,不断自我提升。学生们在红都兴国踏上万里长征路,感受革命先辈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坚定信仰;在西柏坡驻足中国共产党人“进京赶考”出发地,探寻“红色初心”;在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中,触摸火热生活,在社会服务中增长才干……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,用知识播种未来,在工矿企业、基础教育、乡村振兴、文化建设的前线用心、用爱书写新时代的“矿山情”。
树人百年计,拳拳报国情。近5年,学院毕业生首次签约选择地矿企业比例达85%,大批具有矿业报国情怀的毕业生,主动扎根西藏、青海等西部矿区和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矿山企业;涌现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卓毓龙、“自强之星”杨志兆等典型代表;多家新闻媒体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进行报道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
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4-10/10/content_144750_17871652.htm